劉掬色老師藉是次展覽表達對食的審視和思考,探討食對於我們生活與生命的藝術和意義。展覽展出板畫、裝置藝術等作品,希望觀者反思「我們在吃甚麼」,同時明白世上有些人飽受飢餓的煎熬。

劉老師提出簡單有營,自耕有益,是因此留意到香港兩個飲食問題。一是處理方法不妥當,調味太濃,味精太多;第二是食材差劣。「內地的土地含有重金屬,因為埋了電芯等東西,種出來的蔬果自然受污染。吃這些食物等於把毒素吃進肚裏。」

劉老師指有些朋友,因為買不到安全的食物,實行自行耕種,在天台開墾耕地。加工食品、黑心食品、基因改造食品等等,都是現代人關注的食物健康問題,展覽令人思考現狀,不過一點也不沉悶,反而相當有趣。比如,場內一幅畫繪畫了紅色四邊形,頂一雙眼睛,乍看像蟹,可是也像番茄,耐人尋味。現實裏,一些農作物正正移植了動物基因,增加特性如耐寒、耐旱,變成四不像。

展場場內有一座燈箱,燈箱畫了四十二個碗,分成七行,每行六個碗。每個碗寫了i、m、a、g、n或e,幾乎拼出七個字母的Imagine,但就是欠一個字母。劉老師解釋:「現時全世界有七分一人挨餓,少了那個字母代表沒東西吃的七分一人,他們的碗被拿走了;只欠一個碗,便可達成《Imagine》的世界。」

她續稱:《Imagine》是一種象徵,眾所周知,這首歌由已故歌手John Lennon所作,表達對無分彼此的大同世界的期盼。劉老師想提醒大家要哀矜勿喜,仁心仁食。「我們不用餓肚子,應該懷有憐憫的心,哀矜勿喜;亦要仁心仁食,對食物有心,不浪費。」

另外,一些作品則表現了食物的真善美,例如兩幅畫《茄子在水舞》,簡單幾筆勾勒出茄子外貌,遠觀與其他顏色舞動,繽紛悅目。劉老師認為食是天賜福利,吃了美食令人心情愉快,每個人應懂得感恩,感謝天地賜予我們糧食。

劉老師希望大家看了展覽後關心自己,不但指身體,還包括心靈。「為甚麼有些人會讓其他人吃劣質食物,吃DDT(殺蟲劑)、除草劑、重金屬?這是心靈問題,需要正視。我們的心靈需要『修理』。」劉老師說今次展覽只是序幕,她將會繼續在不同地方舉辦其他展覽。

劉掬色《我們吃,其實我們在吃甚麼呢?》展覽
日期:2013年6月7日至6月26日
時間:下午二時至七時 (周六日照常開放)
地點:HAJI Gallery,香港上環樂古道12-14號地下
電話:28911164

關於藝術家劉掬色:
劉掬色在一九七六年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美術學院,一九八八年獲英國文化協會獎助金到皇家藝術學院進修,一九九零年於該校取得碩士銜。劉掬色早年多以傳統的版畫形式創作,後來開始運用現代科技產品如柯式商業印刷機、傳真機、黑白及彩色影印機,以及數碼打印機,配合她的手繪圖像,實現她的藝術耕作,在雜誌的書頁上進行版畫的試驗和創作。她近年熱愛「寫字」,既寫文章,也寫書法,並嘗試將圖像與文字並置。她雖常以版畫作媒介,卻不認為自己是「版畫家」,因為版畫只是她所用的一種工具,而她是在作圖,有時還加入文字,所以她自稱「圖人」。劉掬色的作品獲不少私人及公共機構收藏,如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加拿大安大略美術學院、香港藝穗會、香港美術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以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在美國華盛頓及三藩市的辦公室等。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雅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