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們面對著食品價格上漲、人口增長和環境變化(如氣候變化)等問題,全球糧食供應正面臨鉅大考驗。這促使專家們、科學家們、還有相關組織和未來學家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著手研究我們的「未來食物」。

「未來食物」一: 昆蟲。建議,昆蟲的養殖成本遠低於飼養牛隻。荷蘭科學家的研究指出,昆蟲包含與肉類相同的營養價值,並含豐富的蛋白質。現時己有不少國家將昆蟲烹調美味佳餚。

「未來食物」二:利用聲波改變食物的味道。有研究指出,食物的味道會隨著味覺、嗅覺、甚至聽覺而改變;進食時聽著不同的聲音會改變食物的味道,比如說,人們聽著海浪聲進食會覺得食物比較新鮮。然而,食物和聲音的關係暫時只屬研究課題,還有待專家找出當中的關係。

「未來食物」三:人造肉。荷蘭的科學家們正在進行「人造肉」的研究,嘗試在實驗室製造「肉 」,並已成功製造出第一個「人造肉漢堡包」。 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從實驗室培殖出來的「肉 」與透過傳統屠宰動物而獲取的肉相比,其溫室氣體排放、能源和水的使用均顯著較低。但由於「人造肉」 尚未被測試,目前很難說明它會否成為全球糧食需求不斷增加 下而衍生的「未來食物」。

「未來食物」四:海藻。雖然海藻是食物鏈架構中屬最低層,但它們有助於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一些可持續發展食品行業更預測藻類養殖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種植業。 海藻可能是很好的糧食來源,然而,專家們還未全面研究其所有用途。

很難想像二十年、三十年後的「未來食物」會是什麼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 BBC
特別鳴謝: Jianne Soriano